新质生产力是推进工业化动力



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,生产力的变革与升级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。2023年9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,首次提及“新质生产力”这一概念,为新时代的发展指明了方向。新质生产力作为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,正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,展现出高科技、高效能、高质量的鲜明特征。
新质生产力是创新引领下的先进生产力质态,它不同于传统生产力,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。这种生产力的形成,源于技术革命性突破、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以及产业深度转型升级。在这一过程中,劳动者、劳动资料、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扮演着核心角色,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升成为其标志。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在于其先进性,特点在于创新,关键在于质优。
与传统生产力相比,新质生产力具有显著的优势。它以创新为第一动力,形成高科技的生产力,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快速发展。同时,新质生产力以新供给与新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为落脚点,形成高质量的生产力,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。
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。通过加强原创性、颠覆性科技创新,我们可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,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,使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,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。
值得一提的是,新质生产力与绿色发展紧密相连。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,而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。它注重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境的保护,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。
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。我们需要继续深化创新,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,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。同时,我们还需要从理论上总结、概括新质生产力的实践经验,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。
为了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,我们需要坚持系统观念,以实体经济为根基,以科技创新为核心,以产业升级为方向。我们需要正确处理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,培育新型劳动者队伍,创造和应用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,拓展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,推动更高水平的生产力要素协同匹配。
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,我们还需要处理好新质生产力和传统生产力之间的关系。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不意味着忽视或放弃传统产业,而是要在统筹推进二者发展的基础上,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具体产业和产业链,一手抓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布局建设未来产业,一手抓改造提升传统产业,建设具有完整性、先进性、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。
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也是至关重要的。各地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、产业基础、科研条件等实际情况,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、新模式、新动能的发展,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,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。
总之,新质生产力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,正在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深刻变革。我们需要不断深化对新质生产力的认识和理解,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,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