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网络上再掀风波,有关歌手陈奕迅“去世”的消息在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,引发大量网友震惊与哀悼。然而事实迅速被辟谣,陈奕迅本人团队发布声明否认了所谓的“离世”消息,指出这是彻头彻尾的谣言。令人惊讶的是,这条谣言的始作俑者竟然是曾经造谣成龙“去世”的同一位博主。
这位博主的账号曾多次发布所谓“突发消息”,每次都以“惊爆”“意外”等极具煽动性的词汇博取关注,制造混乱,引发广泛讨论。而这次“陈奕迅去世”的造谣事件,不仅再次暴露其惯用的博流量伎俩,更折射出社交平台在信息审核、谣言管理上的深层问题。
网友们这次显然更加警觉。在最初的震惊过后,大量用户开始质疑信息来源,不少人搜索陈奕迅近期的行程与官方社交账号,很快辨别出这一信息的虚假性。这种主动查证的风气,是近年来公众媒介素养提升的体现,也是对“狼来了”式谣言的反击。
不过,公众的理性并不意味着谣言可以被容忍。这位屡次散播明星“去世”消息的博主,已经多次触碰舆论红线,其行为不仅误导公众情绪,还对被造谣者及其亲属造成极大困扰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种“死亡式”谣言往往有着极强的情绪传播力,一旦流传开来,将迅速引发舆论漩涡,形成事实查证无法及时阻拦的负面效应。
信息传播的高速与去中心化让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消息的放大器,也可能成为假消息的受害者。而“陈奕迅被去世”这样的谣言事件,不过是其中一个缩影。
现实远比段子残酷。当一个博主靠着“杀死”公众人物来换取关注和流量时,我们该反思的远不止是他本人。